唐·(傳)李思訓作絹本青綠設色縱一○一.九厘米橫五四.七厘米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中國繪畫的金碧山水開始走向成熟,是在隋代,存世原跡只有一件展子虔的《游春圖》。明代鑒賞家詹景鳳曾經(jīng)觀賞過這件名作,在他的《東圖玄覽編》中...[繼續(xù)閱讀]
海量資源,盡在掌握
唐·(傳)李思訓作絹本青綠設色縱一○一.九厘米橫五四.七厘米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中國繪畫的金碧山水開始走向成熟,是在隋代,存世原跡只有一件展子虔的《游春圖》。明代鑒賞家詹景鳳曾經(jīng)觀賞過這件名作,在他的《東圖玄覽編》中...[繼續(xù)閱讀]
唐·吳道子作(摹本)紙本墨筆縱三五.五厘米橫三三八.一厘米藏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《送子天王圖》,又名《釋迦降生像》。無款。卷首隔水有明洪武乙丑(1385)王廉觀款。卷尾有楷書《瑞應經(jīng)》語:“凈飯王嚴駕抱太子謁大自在天神廟時...[繼續(xù)閱讀]
唐·(傳)盧稜伽作絹本設色每頁縱三○厘米橫五八厘米藏故宮博物院是冊每開署款“盧楞伽進”(盧楞伽,又作盧稜伽),鈐宋徽宗趙佶“政和”、“宣和”,宋高宗趙構“紹興”,元魯國大長公主“皇姨圖書”及明人項元汴,清人耿嘉祚、清...[繼續(xù)閱讀]
唐·(傳)李昭道作絹本青綠設色縱五五.九厘米橫八一厘米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現(xiàn)存的唐代金碧山水有《明皇幸蜀圖》(橫幅)和《春山行旅圖》(直幅,也藏臺北故宮博物院)。兩圖題材內(nèi)容和章法布局基本相同,可能出于同一母本,目前批評...[繼續(xù)閱讀]
唐·(傳)梁令瓚作絹本設色縱二八厘米橫四九一.二厘米藏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此圖卷首篆書“五星及二十八宿神形圖”,楷書“奉義郎、隴州別駕、集賢院待制(以下有損,似為太史梁令瓚上)”。前畫五星,后畫二十八宿,現(xiàn)只存自“角”...[繼續(xù)閱讀]
唐·(傳)王維作絹本水墨設色縱三六·六厘米橫三○厘米此圖無款,圖前黃絹隔水,宋徽宗墨題“王維雪溪圖”五字,上鈐雙龍方璽,中鈐朱文連珠印,又一朱文方印,文難辨,下鈐宣和連珠大璽。圖上月白絹,董其昌小楷題,后藏經(jīng)紙對幅董其...[繼續(xù)閱讀]
唐·(傳)王維作絹本設色縱二五.四厘米橫四四.七厘米藏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此圖原為宋內(nèi)府秘物,宋《宣和畫譜》著錄,南宋高宗題為“王維寫濟南伏生”,鈐有“宣和中秘”印及黃伯休、梁清標、宋犖、孫退谷等人印。伏生是秦漢時...[繼續(xù)閱讀]
唐·韓幹作(摹本)紙本墨筆縱三○.六厘米橫三四.一厘米藏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此圖無款。畫身右上題“韓幹畫照夜白”六字,吳升《大觀錄》認為宋人書,但亦有認為南唐后主李煜所書;左上有“彥遠”兩字,是否《歷代名畫記》作者...[繼續(xù)閱讀]
唐·(傳)韓幹作絹本重彩此卷原有的宋代花綾前隔水上,有金書正楷“韓幹神駿圖”五字,金書與黃綾顏色相混,年代長遠,金粉脫落,細看仍可辨出它的字形,接近宋人風格。故相襲下來,都當作韓幹的神駿圖流傳至今。這是一卷歷史故事畫...[繼續(xù)閱讀]
唐·韓幹作絹本設色縱二七.五厘米橫三四.一厘米藏臺北故宮博物院韓幹為中國畫史上杰出的畫馬大手筆,其鞍馬藝術曾引來多少人士的贊美與評論,在民間,更流傳著他許多畫馬的傳奇故事。如相傳宋嘉祐中,有貴官出使江南,攜有韓幹...[繼續(xù)閱讀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