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晶面符號晶面符號,簡稱面號,是用晶面在3個晶軸上的截距系數(shù)的倒數(shù)比,用小括號括起來表示晶面相對位置。這種表示方法由1839年英國米勒(MillerWH)創(chuàng)立,所以稱“米勒符號”。以圖2-7-4為例,晶面ABC在3個晶軸的截距分別為OA=1a,OB=1b, (共 2851 字) [閱讀本文] >>
海量資源,盡在掌握
 1.晶面符號晶面符號,簡稱面號,是用晶面在3個晶軸上的截距系數(shù)的倒數(shù)比,用小括號括起來表示晶面相對位置。這種表示方法由1839年英國米勒(MillerWH)創(chuàng)立,所以稱“米勒符號”。以圖2-7-4為例,晶面ABC在3個晶軸的截距分別為OA=1a,OB=1b, (共 2851 字) [閱讀本文] >>